车用尿素并非“可选耗材”,而是国六及以上柴油车(包括货车、客车、柴油乘用车、工程机械等)满足环保要求的 “必需品”。

现在就来看一下车用尿素如何解决实际使用中的困惑?
1. 常见误区澄清
误区 1:“不加尿素也能开,只是亮故障灯”
错误:国六车型若长期不加尿素,ECU 会触发 “排放超标保护”,限制发动机功率(如限速、限扭),影响正常行驶;同时,未处理的 NOx 会直接排放,违反环保法规,年检时无法通过。
误区 2:“尿素浓度越高越好”
错误:浓度超过 32.5% 会导致氨逃逸增加,腐蚀排气管,且浪费尿素(未反应的尿素无法回收)。
误区 3:“劣质尿素便宜,能省成本”
错误:劣质尿素导致 SCR 系统故障的维修成本(数千至数万元),远高于优质尿素的差价(优质尿素约 5-8 元 / L,劣质尿素约 3-5 元 / L),反而得不偿失。
2. 常见问题解答
问题 1:尿素箱结冰怎么办?
解答:若车辆配备电加热装置,启动发动机后等待 10-30 分钟(根据气温),加热装置会自动解冻;若无加热装置,需用温水(≤40℃)浇淋尿素箱(禁止用开水,避免损坏尿素箱),解冻后检查尿素浓度(结冰可能导致浓度变化,需检测或更换)。
问题 2:仪表盘显示 “尿素系统故障”,如何处理?
解答:先检查尿素液位(是否过低)、尿素浓度(是否达标);若液位和浓度正常,可能是尿素泵、喷嘴堵塞或传感器故障,需联系专业维修人员用诊断仪检测(禁止自行拆解,避免损坏部件)。
问题 3:长期停放车辆,尿素该如何处理?
解答:停放超过 1 个月,需将尿素箱内的尿素排空(用专用设备抽回储存桶),并清洗尿素管路(避免尿素变质堵塞);停放超过 3 个月,需更换新的车用尿素(避免变质)。